1.什么是预算?
“预算”,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收支安排的预测、计划。它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在日常生活乃至国家行政管理中被广泛采用。就财政而言,“财政预算”就是由政府编制、经立法机关审批、反映政府一个财政年度内的收支状况的计划。一般由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组成,具有计划性、公共性、政策性和法定性的特征。
2.什么是绩效?
“绩效”一词最初来源于企业,其英文“Performance”,意为“履行”“执行”“表现”“行为”“完成”,在管理学中被引申为“成绩”“成果”“效益”。从不同角度,对“绩效”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概括来说,“绩效”就是个人、组织、政府等通过努力和投入所形成的产出和结果,以及产出和结果的合理性、有效性,即效益、效率和效果情况。
从本质上讲,效益、效率和效果都是从资源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角度描述资源配置所处的特定状态,但对衡量“预算绩效”而言,它们又都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现在普遍认可的是用“4E”描述“预算绩效”:一是“经济性”(Economy),是成本与投入的关系,是指以最低费用取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资源,即预算支出是否节约;二是“效率性”(Efficiency),是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包括是否以最小的投入取得一定的产出或者以一定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即是否讲求效率;三是“效益性”(Effectiveness),是产出与目标的关系,是指多大程度上达到政策目标、经营目标和其他预期结果,即是否达到目标;四是“公平性”(Equity),即社会公众能否得到公平待遇和享受公共服务。四个方面(“4E”原则)相互融合,基本诠释了“预算绩效”的内涵。
3.什么是预算绩效管理?
预算绩效管理,是以“预算”为对象开展的绩效管理,也就是将绩效管理理念和绩效管理方法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并实现与预算管理有机融合的一种预算管理模式。
预算绩效管理强化政府预算为民服务的理念,强调预算支出的责任和效率,要求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中更加关注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要求政府部门不断改进服务水平和质量,花尽量少的资金、办尽量多的实事,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使政府行为更加务实、高效。
4.预算绩效管理的主体有哪些?
预算绩效管理的“主体”,或称预算绩效管理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财政部门。各级财政部门是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组织主体,负责制定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和规章制度,组织、指导本级预算部门和下级财政部门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2)预算部门。各预算部门是本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制定本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和规章制度,具体实施本部门及指导下属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下属各单位负责本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实施。
(3)中介机构、专家学者。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行业咨询等各类社会中介机构和专家学者是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参与主体,主要为预算绩效管理开展提供必要的技术和智力支撑。
(4)社会各界。社会各界是预算绩效管理的监督主体,包括人大、政协、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以及社会公众代表等,主要为预算绩效管理开展提供相应的指导和监督。
5.为什么要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预算是政府活动和宏观政策的集中反映,也是规范政府行为的有效手段。预算绩效是衡量政府绩效的主要指标之一,本质上反映的是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绩效。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通过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旨在着重解决一些领域存在的财政资源配置和使用中的低效无效、闲置浪费问题,推动财政资金聚力增效,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加充足和优质的公共服务,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要求“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有利于进一步夯实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绩效主体责任,推动政府效能提升,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加快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包含哪些内容?
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包括“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三个维度的内容。一是构建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将政府收支预算、部门和单位收支预算、政策和项目支出预算,全面纳入绩效管理,增强预算统筹能力,提高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绩效水平。二是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构建事前、事中、事后绩效管理闭环系统。包括建立事前绩效评估机制、强化绩效目标同步管理、做好事中绩效运行监控、强化事后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等内容。三是完善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将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部纳入绩效管理。
7.我市目前印发了哪些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为推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我市持续完善“1+N”制度体系建设,不断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推动全面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及“有评估、有目标、有监控、有评价、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宜春市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1+N”制度体系 |
||
类别 |
制度名称 |
文号 |
顶层设计 |
《中共宜春市委 宜春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
宜发〔2019〕19号 |
绩效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 |
《宜春市财政局关于印发贯彻落实<中共宜春市委 宜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若干措施的通知》 |
宜财发〔2020〕3号 |
《宜春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宜春市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工作方案>的通知》 |
宜财绩〔2022〕6号 |
|
《宜春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宜春市财政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
宜财绩〔2013〕8号 |
|
《宜春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宜春市市级财政支出事前绩效评估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
宜财绩〔2022〕9号 |
|
《宜春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宜春市市级部门预算绩效运行监控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
宜财绩〔2020〕10号 |
|
《宜春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宜春市市级项目支出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
宜财绩〔2022〕19号 |
|
《宜春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宜春市市级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暂行办法>的通知》 |
宜财绩〔2023〕11号 |
|
《宜春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宜春市预算绩效管理委托第三方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
宜财绩〔2020〕6号 |
|
《宜春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宜春市财政局预算绩效管理内部工作规程>的通知》 |
宜财绩〔2022〕13号 |
绩效管理科:黄苇蔷
2024年4月24日